新闻传播学大辞典座谈会举行,凸显学科发展新成果
新闻传播学大辞典座谈会举行,凸显学科发展新成果
央广网北京9月20日消息(记者马喆)《新闻传播学大辞典》座谈会今天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今年7月出版的《新闻传播学大辞典》,凸显了新闻传播学20年来学科发展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9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行了一场座谈会,主题是《新闻传播学大辞典》。这场活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部辞典汇集了众多专家的智慧,不仅全面展示了新闻传播学二十年的发展成果,而且,人们对它可能对行业带来的影响充满期待。
出版信息
《新闻传播学大辞典》于2014年7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并推向市场。它是我国“十二五”规划期间重点扶持的图书出版项目之一。该辞典收录了6811个词条,总字数超过220万字。内容之丰富,堪比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知识宝库,为专业人士和爱好者提供了众多珍贵的资料。
这部大辞典的编撰工作集合了来自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26所知名高校及研究所的集体智慧,汇聚了将近200位新闻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历时六年,历经五次修改,这部辞典终于内容详实、结构清晰。
内容特色
词典详细记录了新闻传播学在过去二十年间的发展与成果。它收录了与互联网传播相关的词条,比如移动设备、微博、微信以及知名新闻网站等,紧跟时代步伐,反映了新闻传播领域的新趋势。此外,词典还展示了关于媒介融合、信息安全、跨文化传播等领域的新闻学研究新进展。
正文共划分为13个部分,涵盖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实务、广告学以及公共关系学、新闻传播的管理机构与组织,还有网络传播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这种分类体系内容丰富,全面细致,能够充分满足不同读者在新闻传播学不同领域的知识追求。
全球视野
童兵主编强调,这部词典不仅清晰地展现了新闻传播学的演进轨迹,而且全面汇聚了海外及国际专家在新兴研究领域的丰富成果。因此,它具备了国际化的视野,让读者得以深入了解国际新闻传播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走向。
它展现了学术的个性魅力,并且巧妙地融入了我国的文化元素,正切合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学科繁荣。它不仅借鉴了国际的先进思想,而且紧密贴合我国的现实状况,为我国新闻传播业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专业顾问
这部大型词典邀请了我国著名的新闻教育学者甘惜分教授以及新闻史研究领域的专家方汉奇教授担任顾问。得益于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学术背景,词典的专业性和可信度得到了坚实的支撑。在两位大师的严谨审核下,读者可以更加放心地从中获取准确的信息。
复旦大学童兵教授与中国人民大学陈绚教授共同执掌了编撰重任。二位在新闻传播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们带领团队精心编纂,使得这部辞典在科学性、专业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上实现了高度的统一。
编撰历程
经过六年的精心编纂,整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两百余名专业人员,他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持续搜集资料,整理词条,对每一个细节都追求极致。经过五次修订增删,旨在让这部辞典更加完善,精确地反映新闻传播学的进步。
每次对内容的修改都能使现有资料更加完善。工作人员细致筛选,确保收录的条目既典型又权威。通过这种持续的精炼加工,我们最终拥有了这部现在所看到的高质量大辞典。
重要意义
《新闻传播学大辞典》对于学习新闻传播的学生来说,是掌握专业知识的好帮手,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学习和研究资料。此外,对于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人来说,这本书能帮助他们快速了解行业的新动态和最新成就,进而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它的出现,对于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繁荣和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这不仅加强了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界的交流与合作,还让我国新闻传播业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了更广泛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你认为《新闻传播学大辞典》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还是那些从事相关领域的专家更有帮助?假如你认可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妨给它点个赞,或者把它推荐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