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研究

网络传播概论第一章:网络传播概述,普及程度与影响力惊人

网络传播概论第一章:网络传播概述,普及程度与影响力惊人

网络传播概论_彭兰_2014.10.17.docx,PAGE 1 - 网络传播概论_彭兰_2014.10.17 第一章 网络传播概述 (1)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

网络传播,已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彻底改变,也把彼此交流的方式全然改变,它从少数人的工具,转变成了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网络传播的兴起历程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普及,网络传播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最初,人们主要借助电子邮件以及门户网站来交换信息、浏览新闻,形式相对单一,进入21世纪后,博客、论坛等平台出现,普通用户能够参与到内容创作与分享中,信息传进门槛被大幅降低。

2004年Facebook上线,之后Twitter出现,社交媒体时代就此正式开启,在中国,2009年微博诞生,2011年微信推出,二者迅速成为数亿用户用以获取资讯以及社交互动的主要平台,这些平台的出现标志着网络传播从单向信息传递转变为多向互动交流。

网络传播的显著特征

这惊人速度,是网络传播最明显优势所在,一条重要消息,能于几分钟内借社交网络传递至全球,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无法与之相比,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相关消息经网络快速传播,引发全球范围关注。

还有一个关键特性是具备强大的互动性, 用户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能够借助点赞、评论、转发等形式参与进去, 这样的互动性致使普通网民也能够对舆论趋向产生影响, 进而形成了全新的传播生态, 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信息传播的节点 。

技术驱动的传播变革

从PC互联网朝着移动互联网转变,此转变属于网络传播发展里的重要转折点,智能手机普及致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接入网络,获取信息不再受时间以及地点限制,这一变化极大扩展了网络传播的覆盖范围与影响力。

人工智能的应用,推动了网络传播的个性化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同样推动了网络传播的个性化发展。各类平台,通过算法,分析用户行为,分析用户偏好,精准推送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这种个性化服务,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同时引发了关于信息茧房的讨论。

网络传播的社会影响

社会监督以及公共事物的参与,被网络传播极大地促进了。在2012年的“表哥”事件当中,一位官员在事故现场露出了不合时宜的微笑,网友予以曝光,其拥有多块名表,最终致使其被调查。这类事件将网络舆论对公权力的监督作用显示了出来。

与此同时,社会动员以及公益事业的发展节奏因网络传播而得以加快,不管是自然灾害发生之后救援信息的传递情况,还是各种各样慈善募捐活动的开展情形,网络平台于其中均发挥了关键重要的作用,在2021年河南暴雨降临期间,民间基于社交媒体自行构建形成的救援信息网络,让诸多生命获得了挽救 。

网络传播的挑战与问题

为虚假信息扩散提供土壤的是网络传播所具有的匿名性和低门槛特性,未经核实的信息往往传播得比事实真相更快更广,这对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在网络时代公民须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技能 。

还有一个明显的问题是网络暴力,以及个人隐私泄露,因为缺少面对面的交流,所以人们在网络上的言行常常更为极端,易于造成群体性的攻击举动,另外,个人信息在传播进程里容易被不正确地运用,进而带来安全方面的隐患。

网络传播的未来发展

5G技术普及,会进一步提升网络传播体验,由于网速更快且延迟更低,高清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应用会成为常态,这些技术变化会继续重塑人们信息获取方式以及社交方式。

法律规定变得越发完备,此时网络传播会朝着更为规范之处前行,各个国家的政府正着重强化针对网络平台的监督管理,以此来平衡言论自由以及社会责任之间的关联,未来的网络环境或许能够在自由与秩序中间寻觅到全新的平衡之点。

利用网络传播所带来的便利之时,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培育自身的信息鉴别能力,从而防止被虚假信息误导呢,能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吗,若觉得本文具备价值,那就点赞予以支持行吗。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