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研究

传播学研究中批判学派:萌芽、兴盛、流派、争议全解析

传播学研究中批判学派:萌芽、兴盛、流派、争议全解析

传播政治经济学派:这一学派将传播活动视为一种政治行为,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主要理论基础进行传播研究。我们较为熟知的席勒为第三代学者,他提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

批判学派的独特之处

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的研究方式差异显著,经验学派着重实证研究,批判学派在研究方法上偏向哲学思辨,并且对现存传播制度持批判态度,这种独特的研究方法为传播学带来了新视角,使人们能够从不同维度审视传播现象。

批判学派不是指某一个特定的学派,它内部存在不同的流派,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主体,各流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共同推动批判学派在传播学领域发展,还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批判理论”的起源

1937年,霍克海默在《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这篇文章里,首次运用了“批判理论”这个概念,从那以后,在学术领域中,只要有人使用这个词,就会被当作批判学派,这个概念为批判学派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这篇文章有着重大意义,它奠定了传播学二元对立的结构,使得“批判研究”作为一种观点能够存在。从那以后,“批判”在传播学领域成了一个不能被忽视的方向,众多学者开始沿着这个方向展开研究探索。

传播研究学派_传播学学术研究_传播学研究

批判学派的界定

后来,有一些研究学派,它们将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作为指引,否定当前的传播格局,否定当前的传播秩序,否定当前技术的合法性,这些学派被叫做批判学派,这一界定,明确了批判学派的研究宗旨,还明确了批判学派的研究方向。

传播学学术研究_传播学研究_传播研究学派

大家都清楚批判学派,然而,批判学派里流派繁杂,想准确理解并掌握它并非易事,其不同流派的观点彼此交错,这得花费时间去梳理 。

传播政治经济学派

传播政治经济学派把传播活动看成是政治行为,该学派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来做研究。在北美流派里,史密斯是开创者,他提出了“受众商品论”,从媒体消费的角度对传播政治经济学重新做了定位,这有着突破性意义。

乔姆斯基是第二代学者,他提出了“新闻的宣传模式”理论,他还提出了“新闻过滤器”理论,他批判了“新闻自由与客观性”,这让人们认识到市场力量对媒体有强大影响。第三代的席勒提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他从国际经济视角出发,去研究媒体与文化建立联系。

文化研究学派

文化研究学派和其他学派不一样,这个学派前期的成员大多来自中下层家庭,或者是工人家庭,他们对通俗文化的态度和精英知识分子不一样,他们想要重新评估大众文化的价值,这种情况在传播学研究里比较新颖。

传播学研究_传播学学术研究_传播研究学派

在传统传播学研究里,大众文化常常处于被忽视的状况,或者受到贬低,不过文化研究学派给大众文化带来了重新被认识的契机,还带来了重新被评估的机会,并且拓宽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关于批判学派的思考

很多人认为批判学派是经验学派的对立面,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批判学派并非单纯地否定、抨击美国主流传播学的传播理念。批判学派弥补了经验传播研究的缺陷,能够更全面地看待社会传播现象,不过它也存在观点偏激的情形。

传播学学术研究_传播研究学派_传播学研究

胡翼青老师觉得,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不应该处于二元对立的状况,而应该打破划分的规则,他还指出传播学能够划分成经验主义、技术主义、批判主义这三种研究范式,然而,批判学派是学术群体的集合,存在着许多理论阐释,学生记住不同派别的理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大家有没有觉得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可以实现更好的融合与发展呀?要是觉得文章有价值,欢迎点赞并分享!

更多内容